更好发挥经开区的先锋作用(开放谈)
丛 屹《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2月09日 第 08 版)
前不久,商务部发布了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让海内外对国家级经开区运转的最新情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经开区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简称,是中国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功能区位设计,在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先锋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经开区一直是招商引资、出口创汇的重要载体,更是各地区在产业创新突破、全球招商引资的核心布局所在。经开区的产业发展水平、规模和能级,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可以说,无论在产业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开放程度方面,还是在要素使用效率和增长速度、质量、效益等具体指标层面,国家级经开区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与“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不同的是,经开区更侧重于实体产业的招商引资和开放型产业体系的构建,而不是单一的特殊贸易安排或从事特定的加工贸易环节。总体来看,这些区域在地理上有重叠,在功能上有互补,在政策上有差异。
在实践中,拥有国家级经开区的区域,往往也是国内在产业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方面较为领先的地区。从近期公布的2020年考核结果看,虽然有一些排名和位次的变化,但格局并不意外,与各地区的整体发展形势大体一致。考核成绩处于前30名的国家级开发区,总量和分项指标也整体优良。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发挥好经开区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经开区的竞争力。从商务部的考核评比可以看出,目前对于国家级经开区采取“末位淘汰”的方法,指标落后的需要积极整改,持续不达标的予以摘牌。这种“能上能下”“有进有出”的机制,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级经开区的含金量,更有利于激发各地活力,继续凸显经开区自身的典型性和示范意义。未来,还应继续坚持“以评促建”,持续激发经开区的创业创新活力与扩大开放动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创新完善考核体系。目前的考核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经开区在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要求。放眼未来,还需要在多个方面改善。比如,总量指标和速度指标偏重,应进一步朝向核心技术、新动能占比、集群化和高端化等指标侧重,使评价体系的权重调整从“大、快”向“强、高”的转变。再如,在开放方面,应从侧重“出口创汇”“招商引资”向分工地位提升的导向性指标发展。此外,还可以考虑加入反映特色性发展的自主指标设计,更好地满足各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要求。
总而言之,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经开区更好地发挥先锋作用,持续发挥改革创新试验田、对外开放先行者、区域发展增长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作者为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1-02/09/content_2033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