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做好学段课程衔接,提升教学效果,10月24日,纲要教研部主任、支部书记潘彩霞带领部分教师、研究生前往汇文中学,与该校高中历史组联合开展“培根铸魂 以史育人——大中衔接视角下的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研讨”主题集体备课活动。双方围绕教学创新与衔接策略进行了深入交流,共探思政育人新路径。
活动伊始,汇文中学王丹妮老师详细介绍了汇文中学历史学科组的备课机制、教研重点及地方史融入教学实践等,结合初中、高中生不同阶段认知特点、培养目标、标准和要求进行学情分析和课程介绍。随后,潘彩霞老师介绍了教学专题设置及集体备课的特色和实践教学情况。


图为王丹妮、潘彩霞老师做情况介绍
在说课展示环节,汇文中学于学军、我校潘彩霞与刘芳三位老师分别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为什么说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塘沽协定》及其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深远影响”为题,进行了说课,展现了不同学段的教学设计思想。

图为汇文中学老师讲高中历史课程


图为潘彩霞、刘芳老师在说课
在评课议课环节,双方教师围绕说课内容中的展示形式、问题链与内容阐释的逻辑、标题与内容的精准衔接和逻辑自洽进行分析研讨,提升了教学专题说课水平。针对“大中历史课程衔接”,老师们探讨了如何避免内容重复、共商衔接优化策略、实现梯度递进。
大家表示,此次集体备课活动,搭建了跨学段历史教学交流的桥梁,为破解大中课程衔接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推动思政课程建设走深走实。
集体备课活动前,在汇文中学老师的引导下,我院师生参观了汇文中学校史馆。

图为天津财经大学师生与汇文中学老师共同参观校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