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Responsive image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学院新闻
“思政课去哪儿”|“大师馆”里的“双讲”思政课
2025-09-12 16:37  

9月10日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的指示精神,9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可老师与档案馆干部郭睿老师在学校大师主题展览馆——思贤堂内,以“双讲教学”的形式为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的学生上了一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

4

大师馆里的双讲课

课堂上,王可老师结合《概论》教材第七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这一章,从理论、实践和历史的维度为同学们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科教事业和人才工作的重视,讲述了杨曾武、李宝震两位大先生“教育救国、科学报国、人才强国”的躬身实践,引导青年学生学习感悟教育家精神,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新征程。

9

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可老师讲思政课

郭睿老师则带领同学们穿行思贤堂专题展,详细讲解了“一本统计学教材”“一面全息投影”“一份入党申请书”的故事,结合不同场景和文物讲述了杨曾武、李宝震两位大师在不同历史时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培养高层次财经人才的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6

档案馆干部郭睿老师为学生讲解大师精神

课后,思贤堂学生讲解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研究生冯馨怡为同学们展示介绍了杨曾武先生当年手刻蜡版油印教材的工具——钢板、蜡纸和油印机,同学们也亲手触摸、亲身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先贤“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科研定力与“精益求精、倾心育人”的职业信仰。

img4

思贤堂讲解员、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冯馨怡同学与同学们互动

img5

数字经济2301徐畅昇:今天的“双讲课”真正把书本上的理论讲活了。思政老师从理论层面梳理脉络,让我理解了国家教育人才战略的顶层设计;档案馆老师则通过实物展品和真实故事,带我们走近一个个有温度的教育实践场景。这种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远比单纯听讲更加深刻。

数字经济2302云显晴:从李宝震、杨曾武两位先生的身上,让我真切体会到教育家精神的具象化。它不仅是书本上的概念,更是一代代师者呕心沥血、为国育才的生命实践。这种精神财富,需要我们新时代青年学习之、传承之。

数字经济2301班郑佳凤:“双讲模式”让思政理论与现场沉浸式感悟深度融合,既清晰理解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重要性,也从教育家精神中感受到了育人初心的力量,收获满满。听完老师的讲解,不仅明确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石作用,更被教育家精神所触动,今后会更注重将个人发展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为强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数字经济2302栗莹:“双讲模式”让教育科技人才专题学习更立体,思政老师的理论解读与档案馆老师的实践视角相结合,让我对“教育家精神”有了从认知到认同的深刻转变,也更明白教育与人才对国家发展的关键意义。我深切感受到教育家精神蕴含的磅礴力量,它激励着我在未来要心怀对教育的热忱,努力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分子。

关闭窗口
Responsive image
联系我们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25号天津财经大学N座7号楼

联系电话:+86-22-88186284

联系邮箱:my@tjufe.edu.cn

微信公众号“天财马院”